协和影视网页打不来剧情介绍:
(汝丰)
44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
三元里前声若雷,千众万众同时来。
因义生愤愤生勇,众民合力强敌摧。
家室田庐须保卫,不待鼓声群作气。
妇女齐心亦健儿,犁锄在手皆兵器。
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,广州附近以三元里为中心的一百零三乡人民,对英国侵略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,上面的诗,就是当时诗人张维屏对这次斗争的描写和颂赞。
1841年5月(道光二十一年四月)英军逼近广州城,驻在广州的靖逆将军奕山,异常恐慌,派人出城向英军接洽投降,英军勒索了六百万元赎城费,还逼迫清军退出广州六十里,才肯撤兵。奕山答应了侵略者的条件,订立了投降条约。群众对清朝官僚的无耻投降非常不满,而英军又在广州城外恣意横行,无恶不作,这就更加激起了群众的愤怒。5月29日,英军闯到三元里,抢掠耕牛,奸淫妇女。群众奋起抗击,消灭了十几名侵略军。次日,斗争进入高潮,三元里和附近各乡群众大约五六千人,拿着长矛大刀和农具,举起三元古庙的三星旗,浩浩荡荡地向英军占据的四方炮台进攻。这些侵略强盗完全没有料到会受到赤手空拳的老百姓的攻击,当他们被震天动地的怒吼惊醒,看到漫山遍野都是手持刀矛锄耙的人群,才知道大事不好,吓得不知所措,急急忙忙派出大队人马下山反扑。他们以为自己有洋枪大炮,只要冲下来,就能把群众吓跑。但机智勇敢的三元里人民打了一阵以后,就边战边走,把英国侵略军引到三元里的牛栏岗一带团团围住。英军看形势不利,拔脚想跑。但是,鼓角齐鸣,杀声震天,四面八方都是愤怒的中国人民,他们已经插翅难逃了。这时,闻声赶来的群众越聚越多,成千上万人,难以计数,连妇女儿童也都出来参战助威。中午,恰好雷雨大作,敌人的火药完全淋湿,洋枪失去作用。这些强盗狼狈极了,他们被大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,外边有群众的包围,地下又满是泥水,又饿又冷,进退不得。有的伏在瓜棚架下面,浑身发抖,有的丢下洋枪,叩头流血求饶,“乞命之声震山谷”。相反,三元里乡民的斗志更加激昂,情绪更加高涨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