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泽明在二战后重新回归老东家东宝的第一部作品,同时也是以东宝20周年纪念作品为旗号的一次创作. 总体来看,这是一部较为分裂、主题过多甚至是偷换概念继而拍的太像小说的电影. 在前半段,影片着力通过画外音以及主角渡边的视角顺序发展剧情,影片在此时主要表现的是身患绝症的渡边如何面对死亡以及摆脱“木乃伊”身份的挣扎. 但进入后半段,当渡边“重生”之后尤其是画面突然切换到他的遗像时,画外音发挥完决定性的作用就再也没有响起. 此时,影片的叙事方式陡然更换成了《明日生存指南》式的倒叙补充,即通过人们的回忆使其变成了被他者片面描述、被对象化的客体. 而影片亦犹如转换成了一篇契诃夫的小说,官僚主义代替原来的“生之欲”成了被讽刺的主体. 最终,影片演变为“主人公以患上绝症为契机通过他者的讲述抵抗死神并最后取得胜利”的一部电影. 只是将就跳着扫了一过. 最大问题是人物缺乏实感,无论是情境构建、人物塑造还是表达立意都充满抽离感:根儿上无论瓜农、村干部、或者路人甲乙丙丁就都差着事儿,鱼贯而出的角色们并不像是经过文学处理的实存人物、而仅仅是创作上为填入政治投射生编出来的臆想——一旦质感失真而与观众直接经验的生活产生隔阂,话剧感过于强烈的表演方式与影视场景设计就都透出尴尬的荒. 饶是如此,偏偏创作上似乎对于电影严肃性与批判性的寓意期待颇高,诸如王小波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”云云简直是掰开了、碾细了、嚼碎了生怕观众不能被“教化”——除了让故事愈发显得干瘪无力、更进一步让台词与角色发生龃龉,效果甚至不如吊着一口气的隐喻,只是让人觉得创作上充满自以为是的傲慢,不舒服.